东原, “月光宝盒”龟背形网格状器、“刘畊宏男孩”短裙立人……上个月,三星堆再次公布的一批震撼文物引发热议。随着三星堆的持续火爆,以三星堆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。粗略统计,正在筹备中的相关影视作品不下10部。目前关于三星堆的影视化创作中,纪录片数量较多,而以三星堆为主题的电影和电视作品创作难度相对较大,虽有不少立项,但目前还没有爆款出现。, 相对于“考古热能否带来影视热”,更值得人们关心的是目前考古到底有多热?如果认可“考古热”已经到来的话,那么到底还能够走多远走多久?前者更多是高度,后者更多是宽度。, 这几年给人的感觉是包括考古在内的文博行业都热了起来。先前的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、现象级综艺《国家宝藏》都大热了好一阵子,三星堆的每次上新都会成为热点。至于以“一把洛阳铲”为卖点的网络小说、影视作品,更是层出不穷,自然也成了疯狂的“吸金机”。但这是否就能代表文博已经真正大热了起来,还会持续地热下去?, 成为舆论场话题只是一个方面,真正的文博热绝不应该在这里画句号。这个话题,内涵博大,仁者见仁,起码有这么几个观察窗口。比如说,到博物馆的人是不是真正多了起来?高校的文博专业的分数是不是已经上去了?“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”,有没有真正“活起来”,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,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?有没有做到“让文物说话,让历史说话,让文化说话”,实现充分意义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?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。, 让文博场馆发挥更大作用,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话题。现在,几乎所有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博场馆,有的城市还极富远见地推出打造“文博城”计划。一个沉重事实是,不少文博场馆门可罗雀,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更让人着急上火的是,有些文博场馆还习以为常,悠悠然地过着“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”的逍遥日子。当然这种现象的形成,非一日之因,也非一方之责,要找理由肯定一堆,但值得文博场馆深思的是,有没有跟上时代步伐,是否存在消极无为、不会作为的自身原因?管理部门也得问一声,是不是存在“大锅饭养懒汉”,以及“不专业的人干不专业的事”的情况?,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更是有着丰富的时代想象力。这个夏天,雪糕话题很热,其实文博与雪糕的融合早已经开始了,在很多博物馆,文创雪糕都成了流量产品。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,用足用好传统文化资源,推动文创“接天莲叶无穷碧”,已然提出了现实挑战。关键就在于,如何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深刻把握和大胆实践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尤其是营造新的消费场景,抓住新的消费人群,推出新的消费手段,用年轻人喜欢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争取更多的年轻人,不仅需要文博人,也需要全社会作出回答。, 可以预计,随着三星堆题材的持续走热,未来一定会出现相关影视剧作品,这只是时间问题。至于把文博与考古的元素植入影视故事之中,更是一个方向。真正值得关心的是,“考古热”还能够走多远走多久?根目录问题解决了,其他也就水到渠成了。